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张柠:情感造假的恶果

 

    情感造假,就是利用人性中最宝贵的品质(比如同情、怜悯等)获取私利。它产生的文化基础是,在一个功利主义无孔不入的时代,人们对“想象”和“虚构”完全丧失了审美感知力。人们只对所谓的“事实”感兴趣。于是,文化生产商就试图给所有的产品套上一个“事实”的包装;其实拆开一看,里面全是假货。这种假货当然不是假药,不会出人命,但它比假药的危害性更长远。在情感遭到欺骗之后,人们再也不愿意轻易表现出同情和怜悯这种基本而又珍贵的情感,他们渐渐变得谨慎起来,最终变得冷漠。

 

    这种劣拙的“情感造假”的花招,不只是在最近这些年的电视剧中才有,在现实生活和大众传播媒介中都有,而且是由来已久。比如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畅销杂志上的所谓“情感故事”,写得惊天动地、有鼻子有眼,还登了照片,真的一样。它博取了那些对造假、对“符号”的欺骗性不敏感的人的眼泪。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中年女性读者,她们不了解内情,至今还在迷恋那种情感造假类畅销杂志。长期阅读这种情感造假故事,就像长期喝有毒牛奶一样,最终的结果就是患上“情感尿结石”。

 

    还有大城市路边的乞丐,他们的造型和表情,仿佛就是冲着人们的同情心和怜悯心而来的心,比真的乞丐还要真实,让人真假难辨。托尔斯泰曾经写过一篇著名的小说叫《卢赛恩》,讲述一位路边穷困潦倒的流浪者的故事。在这篇小说中,托尔斯泰几乎把自己所有的同情和怜悯都用上了。现在看来,谁敢说那位流浪汉不是在“情感造假”呢?

 

    在商品经济发达地区,真假难辨的“情感造假”故事最早发生,也司空见惯。关于这一点,珠江三角洲的人深有体会。我在广州也多次因“情感造假”而上当受骗。真假难辨的结果是,我们可以将所有真实情感都视为“做戏”,并为自己的冷漠找到借口。于是,一个恶性循环的链条产生了:真情实意越是难以见到、越是希缺,人们越是迷恋它、希望得到它;越是迷恋,造假的就越多。就像假冒名牌商品一样,还主张“假冒不伪劣”,造得越来越精致。情感变成了一场表演中的道具。“打情感牌”这一损招,已经离开了文艺作品,混进“纪实”和“现实”中去了。

 

    人类最珍贵的情感(同情、怜悯、忧伤、悲愤、孤独),及其相伴随的审美想象等艺术要素,就这样被商品和起印数、收视率、点击率所征用。如今的人,不但对虚构的审美作品缺乏鉴赏能力和信任感,最终连“事实”也不敢相信了。他们不得不将自己敏感的心灵收藏起来,重新学习一种新的表情,一种新的情感方式,那就是“冷漠”和“酷”。这是一种与情感造假密切相关的时髦的“现代病”。

    最后,我要重提自己在2000年某篇文章中的一个观点:在一个“善恶”被“真假”所取代的时代,假,就是最大的恶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《羊城晚报》时评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张柠

张柠

88篇文章 2年前更新

祖籍江西,1958年9月出生。1990年开始发表作品。199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专业,1994年7月获文学硕士学位。毕业后分配到广东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工作,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大众文化研究。正高职称,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