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□张柠
托尔斯泰,离家出走的文学幽灵
    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(1828.9.9—1910.11.20)逝世100周年之际,世界各地都组织了纪念活动。我国的上海、长春、大连等城市的学术机构,也分别召开了相关的“托尔斯泰研讨会”。德、英、俄三国艺术家联合摄制的纪念电影《最后一站》,于2008年在德国开机,2010年初在全球上映。这部反映托尔斯泰生命最后时光的电影,引起了广泛关注,并获82届奥斯卡奖两项提名。但是,据国内多家媒体转述英国《星期日电讯报》的报道说,唯独托尔斯泰自己的祖国俄罗斯,却显得出人意料地冷静。可见,尽管托尔斯泰永远会站在世界文学的巅峰,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这位天才的艺术家、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和脾气有些古怪的老人。特别是他晚年那些对世俗社会具有摧毁性的言论和著作,让所有的权贵都感到烦躁不安。


    托尔斯泰2岁丧母,9岁丧父,在姑姑的监护下长大成人。在喀山大学读书时,他是东方语文系学生(后转到法律系),学习过阿拉伯和土耳其文学,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哲学也有浓厚的兴趣和较为深入的了解,写还过介绍“四书五经”的文章。他在所列的自己读过的书单中,有孔子、孟子、老子和佛教书籍,并在给一位中国人的信中声称自己“相当熟悉中国的宗教学说和哲学”。尽管托尔斯泰读遍西方文学经典,对《圣经》了如指掌,熟悉卢梭和雨果、歌德和席勒,但是他内心深处有着浓郁的东方情结。因此,他晚年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批判便顺理成章。他的小说中也时常会出现“说教”这种东方文学的特色。


    托尔斯泰将一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3件事上。一是创造非凡的美的作品。在47岁之前,他几乎完成了除《复活》之外的全部重要作品,其中,《战争与和平》和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,无疑可以列入世界文学最伟大作品的行列。其成名作长篇小说《童年·少年·青年》,在艺术和思想上显示出令人吃惊的成熟和深邃。根据战争时期经历创作的“塞瓦斯托波系列”军事小说也是上品。晚年的《复活》在艺术上更加如火纯清。其实,我更喜欢他的中篇小说,如《克莱采奏鸣曲》、《哈吉穆拉特》、《伊凡·伊里奇之死》等。


    第二件事情是对社会正义、人类得救的思考与行动。这一重大事情从两个方面展开:一方面是对世俗权力的强烈质疑和批判。《论政权、统治者和暴力》、《没有政权的社会生活是可能的吗》、《不可杀人》、《为斯德哥尔摩和平大会准备的报告》、《停止服从政府,不参加暴力》等文章,令沙皇大为不快。他的批判性被列宁视为“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”,而与圣雄甘地相呼应的“托尔斯泰主义”,遭到了列宁的批评。另一方面,他试图以“基督之爱”的原则来拯救世界,主张废除私有制,并身体力行地从自己做起,参加体力劳动,关注底层平民的疾苦,要将所有的财产捐给穷人。


    第三件事情是建立在对信仰极度虔诚基础上的怀疑和反思。表现为对人性不完满性的恐惧,以及对自身的不满。《忏悔录》、《天国在你们心中》、《生活的道路》都是这一思想的产物。这些文章因他巨大的声誉而广为传播,招来了大批的青年朝圣者,他的波良纳庄园,一度几乎要成为新的麦加圣地。毫无疑问,托尔斯泰不满足于做一位作家,他要做圣徒,做拯救者。最终,他身上重现了东正教寺庙中的“癫僧”性格。这让他的朋友和家人深感不安和失望,就像他对周围的失望一样。


    对现实的失望是他离家出走的深层原因,其他理由(包括他可怜的妻子)都不过是借口。托尔斯泰的“离家出走”,像是一个蓄谋已久的人生规划,从57岁时开始,到83岁时才完成。这,与其说是一桩现实事件,不如说是一桩精神事件。因为托尔斯泰根本不知道自己将去向何方,一会儿说去修道院,一会儿说要出国。总之,不是在他厌恶的城市和乡村,而是在旅途上。


    1910年11月20日,离家出走之后的第10天,托尔斯泰因肺炎病逝在一个叫阿斯塔波沃的小火车站里。这个从乌拉尔通往梁赞省中途的风雪小站,地处那座使他名声大噪的大都市莫斯科东南约300公里,地处他的出生血地雅斯纳雅·波良纳庄园东南约160公里,既不是城市,也不是乡村,仿佛旅途中一个心灵驿站,仿佛无所归依的灵魂的临时客栈。尽管按照遗嘱,他被埋葬在波良纳庄园一个传说埋有“小绿棒”的树林里,伴随着允诺将给所有人带来幸福的“小绿棒”,长眠地下。但按照东方观念,他死在漂泊的中途,灵魂尚未找到安顿的处所,还在四处流浪,像一个离家出走的文学幽灵。(托尔斯泰逝世百年纪念日写于北京)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张柠

张柠

88篇文章 2年前更新

祖籍江西,1958年9月出生。1990年开始发表作品。199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专业,1994年7月获文学硕士学位。毕业后分配到广东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工作,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大众文化研究。正高职称,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。

文章